歷史
中國四大發明
造紙、印刷、指南針、火藥
,改變了整個世界。
紙從以獸骨刻符到竹簡書寫,及後西漢時期就有文物出土已有初步造紙技術,但及至蔡倫造紙,終於使造紙容易,從此擴展開來,全國莫不從用焉。
「蔡倫,字敬仲,桂陽人。為中常侍,有才學,盡忠重慎。每至休沐,輒閉門絕賓客,曝體田野。典作尚方,造意用樹皮及敝布漁網作紙。元興元年奏上之,帝善其能,自是莫不用焉,天下咸稱蔡倫紙。」-後漢書。蔡倫傳
此時西方謂紙,多以牛皮、羊皮或埃及莎草紙,但均貴而難以普及(莎草紙脆弱,遇水即化;皮紙多刮掉後重新書寫)。
唐武功文化興盛,造紙工藝更上層樓,以安徽線出產的青檀樹皮為主要原料而製作出的宣紙(因該地古為宣州府所管轄),紙質堅韌經久不變,從此名揚至今。
宋以文官治國,造紙技術進步,宋版書字體端麗典雅、排版分配落落大方,難以想像是刻印而來,不只是書紙,更是刻印印刷工藝之極致。
明造紙成熟,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即記載詳細的造紙圖解,更有更多多次漂白、蒸煮、添加雲母粉等獨家造紙技藝。
清造紙產量及質量大幅提昇,手工造紙技術達到顛峰,光宣紙品樣就近百種。
西元1,440年左右,約翰內斯·古騰堡(Johannes Gutenberg)發明了活字印刷術,可大量印刷書籍大幅降低成本,影響了整個世界。
於是隨著一次世界大戰、二次世界大戰,戰爭影響著遷徙、文化也隨著戰爭複製和移植,亞洲西化的結果使得毛筆、手抄紙不再是書寫的主要工具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利的工業時代文具至今。
台灣造紙
清同治時期即有造紙記錄,至日治時期日人發現埔里適合造紙,遂設廠生產,而後埔里持續造紙產業蓬勃,除供應台灣內需外多外銷日本,是最鼎盛時期;但就如同台灣其他產業一樣,後來因成本上漲、原料取得不易、中國興起競爭,造紙業迅速萎縮。
「民國六十年左右,日本經濟復甦,文化活動跟著活躍起來...當時埔里約有五十家紙廠,而且幾乎是有紙必銷,供不應求。埔里造紙達到了顛峰的全盛期。」-書法講堂二侯吉諒
然僅剩的埔里紙廠開始轉型研發更高質的手工紙,知名的廣興紙寮研發出台灣在地各種特色材質,例如筊白筍殼、玉米、荷葉、蔓澤蘭葉等等各種手工紙,同時現場更可體驗、導覽、親手造紙,有機會一定要去走走(周邊還有例如宏基蜂蜜、日月老茶廠、日月潭纜車等周邊景點喔)。
可惜的是目前台灣文化用紙逐年萎縮,只有像是A4影印紙用量高居世界前幾(台灣人很愛列印嗎?),但A4影印紙書寫其實很不舒服,倘若你習慣用較好的紙書寫的話。
要知道好紙承載著歷史,歷經一百多年筆墨依舊栩栩如生。
紙的挑選
不暈顯色不起毛邊
選紙,你的筆最知道。
同樣名稱的紙寫起來還是會有不同,因為其中短纖、長纖、塗布比例不同呈現的紙質就會有所不同,所以寫了才知道。
塗了顏色鮮明、塗上去格線不會跑出來、寫上去字不會糊開、不會透到紙背去濕濕的一塌糊塗,那麼這紙你喜歡,記得多買幾本回家。